林书豪是谁?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勤奋

他落选NBA选秀,他被金州勇士放弃,他在火箭竞争第三控卫时失败,来到尼克斯后也默默无闻地混日子。但他却突然变身为全联盟最炙手可热的超级巨星,因为他连续6场砍下20 7,他带领着以残阵出战的尼克斯六连胜,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与速度,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林书豪。

人前的风光,源自背后的汗水。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这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而仅仅是一种精神品质。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详细]

家庭

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林书豪的父母祖籍浙江,早年从台湾移民去了美国,父亲是IT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师,他们很明白对梦想的坚持有多重要,正是这样的家庭造就了林书豪。父亲林杰明是一位狂热的篮球爱好者,从小带着林书豪三兄弟练球。林书豪的天赋比他哥哥和弟弟更突出,当他逐渐将篮球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时,林杰明更给了他充分的鼓励,让他每天喝大量的牛奶,每餐的牛肉以公斤计算。虽然林杰明只有1.67米,但林书豪幸运地长到了1.91米。

哈佛大学篮球教练阿马克说,对林书豪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和家庭。他们会穿着林书豪的球衣、长途跋涉去客场看球。“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林从未迷失过方向,儿时就全神贯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2010年,林书豪实现了自己的NBA梦想,但一年后他却又不得不因为联盟停摆而面对事业的选择。NBA没有合同,而大洋彼岸的CBA却不断地抛来橄榄枝,薪酬、赞助、发展空间似乎都要比NBA好,就在林书豪犹豫之际,家庭再次为他指引了方向,林书豪的母亲淡淡回应着CBA的经纪人:“再让书豪坚持一下吧,那是他的梦想。”【详细

机遇

纽约队主帅德安东尼与众不同,他的战术套路简单实在,就靠快速推进、快速出球。在这个体系中,所有的进攻都必须从控卫手上发动,只要这个控卫会控球、挡拆功夫合格,加上上篮成功率不要太低,在德安东尼手下就能大放光芒。史蒂夫·纳什就是这样成为球星的。在进入德安东尼体系前,纳什从来没有一个赛季场均助攻数达到过10次以上,但经过德安东尼的改造后,纳什的得分、助攻和投篮命中率均直线上升。奥秘是什么呢?金州勇士主帅马克·杰克逊揭秘:“因为德安东尼总是给他的控球后卫非常大的自由空间。控卫持球时间很长,他们的阵型非常开阔,这能增加对手防守控卫的难度,所以控卫总能得到更多操作的空间。”

若不是在风雨飘摇的纽约,林书豪也不可能得到上位的机会。在林书豪之前,尼克斯欠缺的就是一个既能控球,也会打挡拆、分配好球权的控卫。去年的主力控卫比卢普斯被交易,新来的控卫巴隆·戴维斯一直伤停,两个替补里面,毕比已经退化成了定点射手,道格拉斯则大局观混乱,所以,尼克斯独缺穿针引线的控卫。这时德安东尼眼看着下课在即,只得试试林书豪。

“一个球员的上限取决于教练的信任。”一位联盟官员说,“很多人就因得到了教练青睐而扶摇直上,而如果教练对你限制太多,只要一犯错就把你换下来的话,那么你只会像个废物。林书豪代表着联盟中的很多人,我最近在NBDL就见到了3个跟林书豪类似的小伙子。实际上,林书豪并不比他两周前更优秀,他只是从一个信任他的教练手上得到了机会。”【详细

思考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更多>>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