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信力建:参政议政须思想解放打破框框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日前,广东省两会先后闭幕,一直关注着两会的教育界知名人士、白云区政协委员信力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这是一次思想解放的会议,委员与代表们都提出了不少针对存在问题极具建设性的提案和议案,有助于推动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而作为热情的参与者和冷静的旁观者,信力建也希望自己能来一番突破,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中提出自己参政议政的建议。

信力建
1956年生于广州,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民办教育专家,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委员。
希望多些专职代表
在省政协会议的座谈会上,汪洋书记说:“要让领导讲真话而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构成机制?
信力建(以下简称“信”):我认为不妨多些专职委员和代表,这样可以在时间和精力上保证他们能更多地投入到政协与人大的工作中。
记:对于本届有外来工人大代表出现,你觉得有什么意义呢?
信:这个方向是对的。但也不要过分强调身份,而应着眼于参政议政中利益群体的博弈。可以通过不同的界别,如教育界、工商界、银行界等,推举出它们的代表来。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阶层,比如外来工阶层、企业家阶层、中产阶级阶层、白领阶层等,让他们各自发出来自不同阶层的声音。
记:为什么要这样呢?
信:因为只有当委员、代表们面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时,才会更积极地参政议政。比如讨论劳动合同法,就得找工商联、工会组织去参与,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别以为个个代表、委员都是活雷锋,你又没有给他一分钱,他凭什么给你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