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第54期

牵涉一众“大牌” 恒天然致歉

由于产品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并波及多地,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5日中午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对此进行解释并道歉。他说,娃哈哈、可口可乐的产品可以确保安全,其他的问题产品将在未来48小时内召回。

史毕根斯透露,在此次事件中,仍有一家企业未被曝光。他说,这家企业明确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其品牌名字。【详细

与此同时,涉事企业也纷纷作出回应:

●多美滋:全国设立4900个召回点

多美滋方面5日发布声明,对12个批次奶粉实施“预防性召回”。声明还表示,在全国900个城市4900家指定门店设立了召回点。无论是否保留购物小票,产品是否已经开封,消费者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及购物小票(如有)前往指定的门店进行退换货,也可与多美滋销售人员联系退换货事宜。

●娃哈哈:涉事产品多达55个批次

娃哈哈方面5日通报了进一步信息。经自查,娃哈哈发现使用了恒天然受污染批次原料的产品还涉及到AD钙奶和爽歪歪营养酸奶等品类,共53个批次。再加上4日公布的两个批次的营养快线钙好喝,涉事产品多达55个批次。

记者从通报的名单上看到,生产公司包括娃哈哈巢湖分公司、山西公司、宜昌公司、杭州宏胜饮料、莲花山公司等,声明中还提供了相关涉事产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

●可口可乐:涉事产品已销往粤桂滇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5日发的声明显示,该公司目前已经确定了25公斤受该事件影响的原料仅用于一个批次的产品,即2013年3月5日于06:50-17:50之间在东莞厂生产的批号末尾为“DGP6”的菠萝口味果粒奶优,该批次产品仅售往云南(3273箱)、广西(788箱)和广东(14967箱)。目前,可口可乐已经对以上地区的相应批号启动了召回程序。

可口可乐还表示,由于生产中采用超高温杀菌工艺以及饮料弱酸性的抑制作用,这些产品可以安全饮用。

●牛栏牌:在港澳回收10万罐奶粉

香港牛栏牌奶粉5日宣布,在香港及澳门回收10万罐两批次的牛栏第三阶段幼儿助长奶粉,这些奶粉也使用了恒天然受肉毒杆菌污染的乳清蛋白粉。

该两个批次奶粉为第三阶段,供一至三岁儿童食用,批次编号为3178及3179,最佳食用期限为2015年6月27日及2015年6月28日。两个批次共约有140000罐奶粉在7月中运到香港,约80000多罐已交至零售点。牛栏牌会负责回收行动。【详细

洋乳品含毒 是谁的“失守”?

●已食用问题乳品的消费者怎么办?

这一事件不但引发公众审视“洋食品”,更忧虑乳品安全。有专家称,肉毒杆菌0.1克即可致命。这说明,检出肉毒杆菌的新西兰问题乳品存在很大的消费安全风险。相关企业究竟能召回多少问题产品,还是一个未知数。更有乳业专家表示“上一轮的产品估计大部分已销售完毕”,这意味着即使紧急召回,收效也很有限。如此,恐怕不少问题乳品已经被食用。

显然,已经销售出去的问题乳品如何回收,如何保障消费者健康,成了公众眼下最为关切的问题。因此,对消费者还没有食用的问题乳品,有关方面要尽快回收;对已经食用问题乳品的消费者,有关部门或相关企业应该建议消费者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排查,相关费用也应由新西兰恒天然埋单或进口商埋单。如果相关企业缺少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公开鞭挞、严厉督促,让相关企业尽快履行自己的责任。

●涉事多个环节似乎都失守了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此次问题乳品流入中国市场究竟是哪些环节失守?综合目前的信息来看,在生产、进口、销售链条上,至少有三个环节责任失守:

其一,问题乳品生产商责任失守。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恒天然主动公开自己的产品问题,不仅勇气可嘉,而且对消费者也算负责。但不应忽视的一个细节是:恒天然今年3月份就发现问题,却拖到8月份才公布。这说明该企业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就连新西兰总理现在都公开指责恒天然拖延宣布产品问题。虽然恒天然目前没有对此进行公开解释,但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也是想拖延、想掩饰,但由于担心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最后不得不公开。如果真是这样,有关方面该对恒天然进行严厉惩罚。

其二,检测标准制定环节责任失守。有食品安全专家称,中国婴幼儿配方对肉毒杆菌并无规定。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没有乳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它也不是常规检测项目。难道其他国家没有肉毒杆菌限量标准,我们也效仿?如果中国乳品检测标准总跟在国外标准的屁股后面跑,恐怕难以获得消费者信任。

其三,进口商的责任失守不容忽视。恒天然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问题乳品影响中国3家企业。但这些企业是谁,公众不得而知,企业也假装不知。因而,很多人质问:这些企业为何沉默?另外,在质检总局公布名单后,有的企业在极力与问题乳品划清界限。至今,似乎也未见一家进口商公开道歉。这样的进口商,难言对消费者负责。【详细

洋乳品“神话”破灭 国产奶粉重拾信任?

北京发布会上,恒天然首席执行官道歉

此番恒天然集团对丑闻的坦诚不公,危机公关可说干得漂亮,其做法、态度也值得学习。洋奶粉的“神话”不会因为肉毒杆菌而破灭,洋奶粉并没有因此丧失人气,反而显示了其自我清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洋奶粉出问题并不代表国产奶粉没有问题。要想真正破解民众对洋奶粉的崇拜,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质量监管,国产奶粉才能挽回失去的信任,等到那时,各地“限奶令”也自然会取消了。【详细

笔者以为,对中国的奶粉生产企业来说,此时无疑是一次极佳的重树形象的机会,一次与洋奶粉再比高下的机会。那么,中国的奶粉生产企业,能否抓住这样的机会,重拾信任、收复失地呢?

要重拾信任、收复失地,显然不能将目标锁定在洋奶粉出事上,而应当放在自己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安全的保障上。国产奶粉应当借此机会,用更为严格的制度、严厉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将奶粉的质量锁定在健康、安全、可靠上。

要重拾信任,就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和产品质量的高度负责上,建立在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上。对国产奶粉生产企业来说,要做的是将消费者和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将产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要重拾信任,自然也需要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从恒天然公司奶粉质量出现问题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洋奶粉也决不是万无一失,百分之百可靠。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也大可不必全盘否定,而应当带着信任的诚意,给国产奶粉生产企业以机会,鼓励和督促国产奶粉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详细

编后语

“洋乳品”也失守,奶粉质量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难以排遣的集体焦虑,建立强有效的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有关方面需强化对国外乳企巨头进口环节的监管。同时,国内乳企必须提高自我质量控制水平,如此才能将乳品安全事故扼杀于萌芽。消费者自身也应提升判别能力,不能一再迷恋洋品牌了。

调查局

相关新闻

乌鲁木齐一母亲超市撒奶粉抗议
深度:食品安全"失信" 我们"被崇洋"

金羊视觉 网友辣评

更多>>往期回顾